2015年的新课标II卷作文题仍采用材料作文的形式,在告别全国大纲卷的背景下,与2014年的作文题目相比,难度有所降低。这道题目密切结合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不同人物的精神境界。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构建场景,我们可以捕捉到候选人物的特征“有风采”。接下来公布了三名候选人:小李、老王和小刘。最后留下问题:“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考生必须从三个人物中选择之一,说明其最具“风采”的原因及自己的思考过程。
第一个人物:“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
小李是时代的佼佼者,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成就在于学术上的创新。此外,他具有“笃学敏思,矢志创新”的优点,分别对应着“积累”“思考”“远大志向”“创新”的成功要素,这四点也是高考作文的常见主题。
所以,如果你认为小李最具风采,那么你的理由应该是他的成就和成功的原因。可以从如下角度去立意--
“我认为最具风采的人物是能够在某个领域做出重大突破的创新型人才,他具有远大的志向并愿意不断努力,在长期的积累中不断思考,做出某个领域内的创新”。此前我们介绍过的庄小威--34岁在哈佛大学拥有自己实验室的华裔女学霸,其事例可以完美地契合这一主题。
第二个人物:“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
这是另一种人生轨道,与小李不同,老王并未做出行业内新的突破;但是他认真专注,在平凡的岗位上将工作做到极致,因而具有“爱岗敬业”的特点。
所以,如果你认为老王最具风采,那么你的理由是也应该是他的成就和成功的原因。可以从如下角度去立意--
“我认为最具风采的人物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迹的普通人,他爱岗敬业,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技能发挥到极致。”此前我们介绍过的于尚清的事例即可作为这一立意的素材,从而谱出一曲对普通人的赞歌。
第三个人物:“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小刘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他不是某一领域内最优秀的人,但是他的作品引起无数人的共鸣。所以,如果你认为小刘最具风采,那么你的理由应该是他的成就和成功的原因。可以从如下角度去立意--
“我认为最具风采的人物是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食粮的艺术家,他用自己之所长,丰富了人们的内心世界。”在论述中,古今中外优秀艺术家和文学家的事例都可以使用。
事实上这道题目向我们展示了三种生活方式,我们认为最具风采的那个人的生活轨迹,也正是我们的向往所在。这道题目符合高考作文对于考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考察要求。高考作文不仅考察写作水平,同时也在考察考生的人文精神、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在这道题中,考生的思考过程尤为重要,抓住人物的轨迹和闪光点,才抓住了这道题的写作命脉。
【晶莹独家素材】华裔女“学霸”的哈佛故事--庄小威
庄小威的父母都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教授。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庄小威从小就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被物理学的严谨推理之美所吸引。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预备班毕业后,庄小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庄小威本想凭借自己在博士期间的科研经历在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任职,却遭到学校的拒绝。她痛定思痛,总结了自己的科研成果,觉得自己目前还不适合教书,因为“当时,我只要做教授的风光,其实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此后,庄小威拒绝了很多其他学校的教职,总结自己的优势,设定目标,希望学习新的知识。于是,她申请到斯坦福大学朱棣文教授的实验室去做生物领域的研究。
此后三年,庄小威从对生物一无所知到能熟练地做各种分子生物学实验。在此期间,她没有特别出色的研究成果,一直默默无闻地持续努力着。
结束自己的博士后生涯之后,她收到哈佛、加州理工、麻省理工、耶鲁、普林斯顿等7所世界一流大学的邀请。最后庄小威选择了哈佛大学。她的物理学功底给她从事的生物学研究带来新的思考角度和操作方法。终于,天道酬勤,庄小威不仅获得了实验结果,而且获得了麦克阿瑟天才奖的垂青,成为当年获奖者里最年轻的一位。
34岁时,庄小威成为哈佛教授,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她是怎么做到的?在哈佛的每一天她都是从早上十点工作到晚上十二点。全年无休,从来没有周末和假期。她说:“除了吃饭和睡觉,剩下的时间都在工作。”40岁时,庄小威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庄小威事例应用的高考作文主题:环境对人的影响、远大志向、勤奋、选择、自我认知与他人评价、创新、积累。
【晶莹独家素材】“拆弹专家”的一曲壮歌--于尚清
20世纪90年代末,于尚清从部队转业到齐齐哈尔的公安系统工作,他主动提出,到治安部门进行分管危险品的工作。分局领导让他再考虑考虑自己的选择。而于尚清说,如果怕危险,就不选择警察这一职业了。
在近八年时间里,于尚清在危机时刻屡屡挺身而出,曾三十余次参加排爆。他自己挖掘、排除的各种炸弹、毒气弹等危险物品共两千多枚。
2003年,在一个重要会议开幕之际,公安局接到报案,称在市中心的一所酒店内发现定时爆炸装置。于尚清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现场,凭借着胆识和经验连续拆除了3枚爆炸装置。
就在大家为于尚清庆贺的时候,现场又相继发现8枚爆炸装置。面对这意外的消息,于尚清又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布满爆炸装置的现场,成功地将7枚爆炸装置拆除。就在他转移被拆除的最后一枚爆炸装置时,突然,“嘭”的一声巨响,炸弹爆炸了,于尚清当场倒在血泊中。
那次失败让他的右手拇指被炸断,食指被炸飞,整个右手掌被炸裂,左眼失明,右耳失聪,右腿残疾,有近百块碎片在身体深处难以取出。
后来,于尚清说“不能不去,我必须得去,这是我的工作”。事实上,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这么一枚一枚炸弹排下去的后果,他说:“不可能那么多幸运,不会总那么幸运。”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2014年11月6日,于尚清因抢救无效于北京去世,享年58岁。
于尚清事例应用的高考作文主题:责任、勇敢、奉献、选择。
评论已关闭!